市第二法院今年前11个月受理的诈骗案接近前两年总和

诈骗团伙成立公司设总经理分角色培训上岗诈骗550多万

责任编辑:刘晓娜  来源:中山商报  发布日期:2015-12-04

    2日上午,市第二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该院近三年来审理的各类诈骗案总体情况。据介绍,3年来该院共受理诈骗类案件249件,而今年1-11月便受理115件,接近前两年案件的总和。该院对这些诈骗案的特点、防范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。
  今年诈骗案接近前两年总和
    据介绍,市第二人民法院从2013年至今,共受理各类诈骗案件249件,审结215件,虽然占刑事案件比例不大,但近三年来增长迅速,仅今年,该院已受理115件,接近前两年案件的总和。
    这类诈骗案涉及的罪名主要是诈骗罪、信用卡诈骗罪、合同诈骗罪、票据诈骗罪,共判处诈骗类犯罪分子300余人,其中178人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,被判处5年以上的46人,重刑率15%。
  诈骗手法翻新多达十余种
    该院审理的各类诈骗案手法多达10余种,如“掉包分钱”、“换零钱封红包”、干扰磅秤称重方式;冒充政府机关、专业机构工作人员谎称能为当事人解决子女入学、办证、帮助安排工作等;以“猜猜我是谁”冒充被害人的家人、亲属、同学甚至领导,以自己遇到事需处理为由实施诈骗;利用当事人感情,发展恋爱关系后实施诈骗;更有通过设赌局,利用假币或冥币诈骗等。
    同时,犯罪分子大部分均利用网络、QQ、微信朋友圈等非接触方式实施,作案手段日趋隐蔽;针对不同群体精心设计骗术,不断翻新手法,令人防不胜防。
  诈骗出现产业化公司化运作趋势
    早期的诈骗犯罪,只在团伙内部对人员进行分工,如今诈骗出现产业化、公司化趋势。
    如近期该院审理的一宗24人团伙诈骗案,该团伙主犯通过成立公司,并设置总经理、副总经理等职务,先后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168930条和他人信用卡,招募团伙成员22名进行统一培训,扮演相应角色,冒充“科长、老师、秘书、助理或相关品牌官方客服人员、总监、导师、药师、部长、主任、财务等虚假身份,虚构为被害人定制研发产品、购买国外产品、产品成分缺失需补差价、产品被海关扣押需交税款,或编造借口以“借钱”等理由,诱骗219名受害人转账或汇款,涉案金额达550余万元。目前该案尚在进一步审理中。
  ■提醒
  市民要有防范意识

    据介绍,诈骗类案件连年增长屡禁不绝的原因,主要在于:一是该类犯罪预期收益远远高于其犯罪成本;二是被害人通常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不强,受骗皆源于"贪"字。
    法官建议广大市民做到 "四不要一要":一是不要轻信诈骗分子的言语;二是不要透漏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;三是不要轻易转账;四不要贪图小利,同时要树立与各类诈骗犯罪作斗争的理念,发现可疑情况或上当受骗后立即报警。

[ 关闭 ]  [ 打印 ]